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分析苏轼书法风格「苏轼的坎坷」

发布时间:2023-03-07 09:03:57 来源:搜狐

作者:蒋高军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全才和艺术天才,诗词、书法、绘画、文章无不擅长。其在书法上,是尚意书风的急先锋,用书法诠释了他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把书与人的情绪高度统一,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貌,并与整个时代艺术精神相吻合。

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苏轼是以艺术全才和艺术天才出现的,他不仅在文学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开创豪放一派,影响了一个时代,绘画擅长墨竹,开启写意画派之先河,而且在书法上以"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位列"宋四家"之首,成为尚意书风的急先锋,推动了整个宋代书法的发展,是一位不朽的杰出艺术大家。

就是这样一位奇人,为人性情豁达、豪逸,却一生经历坎坷,命运多舛。从他的书法的发展过程可以折射出他那曲折、多变、苦难的人生经历。苏轼的书法风格演变,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并被概括为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着。然我们从苏轼遗留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三个时期"尚不足以概括其书法的全貌,还应加上"暮年超然"。这样才能把苏轼的人生与书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较全面地概括苏轼人生的境遇与书法发展历程。

一、姿媚——崇高理想的流露

苏轼,其父苏洵为大文豪,重视孩子的教育,苏轼和其弟苏澈从小便受到了优质的教育,再加上家庭环境的熏陶,他少负才名,博通经史。21岁登进士第,为主考官欧阳修所赏识,被派去地方任职。这时他真是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一路走来踌躇满志,积极奔波于仕途,努力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抱负,头脑中充满了幻想,准备把一腔热血、满腹学识和治世方略献于国家,报效朝廷。这就是早期的苏轼。

在如此的人生状态下,于熙宁二年(1069年),写出了这一时期的书法代表作《治平帖》。赵孟頫评此帖为:"字画风流韵胜,难与暮年同论。情文勤至犹可想,故是世间的墨宝。"精微的笔触,姿媚的字态,郁郁的情韵,将观者引入一个清新、纯净、理想化、诗意般的世界。

这种书法风格充分暗示出年轻的苏轼刚出茅庐时的心态,对事对物的一种态度,思想是多么的稚嫩、理想化。利用书法墨迹,自我发挥,写人性情,把青年时代的丰富的感情,崇高的理想,顺风的仕途,毫无遗露、自然而然、兴到笔随地展示出来。这就是年轻气盛的苏轼才华横溢的早期书法风格。真是字如其人,情合其时。

二、圆劲——苦难历程中的挣扎

苏轼的苦难里程主要是从宋神宗时期开始的。此时各种社会危机更加严重,神宗为了改变这种衰落的国势,锐意改革,希望能使自己的王朝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富裕,于是在熙宁二年,任用有毅力、有远见、有比较系统变法主张的政治家王安石为相,实行变法。如火如荼的变法运动,势不可挡。可是苏东坡,站在保守派的一边,上书申述自己的主张,反对变法,与王安石发生政治冲突,于是被贬为地方官。

元丰二年秋,朝廷以苏轼的某些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造成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尽管王安石与苏轼在政治上是对立的,但王安石欣赏苏轼的才情,惺惺相惜,从轻处置了苏东坡,苏出狱后戴罪被贬往湖北黄州,当了一个有名声无俸禄的团练副使。此间豪迈、豁达的苏轼陷入了仕途的低谷,经朋友的资助在东坡盖了茅舍,垦荒种田,过着抑郁苦闷贫困的生活。

元丰五年寒食节前,黄州发生雨灾,人民失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挣扎在死亡线上,食野菜充饥,富贵人家则制备各种寒食过节。苏轼出于对百姓的同情,对不顾民间疾苦的"君门"的愤概,对自己遭遇的无奈,发之于心,宣泄于笔端,写下尚意的代表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后人称其为继《兰亭序》、《祭侄文稿》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全帖字体前小后大,由工而奔放,情感前抑郁后愤慨。用笔以侧锋为主,烂漫不羁,坚利凝重,一气呵成,刚柔相济,以柔寓刚,外韧内强,纤拙适宜.寓忧患于点画之中。写出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关心,和对君门的不满,写出了心中激愤之情,写出了自己志存高远却怀才不遇,在忧患的宋朝一再碰壁,一直处在政治的边缘,又不失旷达之怀。

青年时的锋芒毕露,此时收敛不少,但初衷不改,时刻准备以一颗火热的心投身于自己崇高的理想事业,如此挫折何值一提。苏轼这一时期人生历程,影响了书法风格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神的升华,苏轼的心理状态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用饱蘸情绪的笔墨宣泄出这一时期不幸的遭遇和困境中的挣扎。

三、沉着——沉与浮中的积淀

宋哲宗即位,保守派重新掌权,处于仕途最低谷的苏东坡从君王的更替中看到了一丝光明的前景,不久后,果然又浮出水面,受到朝廷的重用。在回京途中他去拜访王安石,经过王安石的熏陶和自己阅历的积累,苏轼的政见发生了变化,与传统的保守派又有不同的观点。

元佑四年,与执政论事不合.出知杭州。六年,回朝任翰林承旨,不久,复出知颍州。七年,徙扬州,之后回朝任兵部尚书,迁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八年,哲宗亲政,出知定州。

在晚年不断的升迁与贬谪途中,写下了书作《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二赋卷》,这是苏轼59岁时所作,为人书俱老的典范,以古雅胜,虽姿态百出,但结构仍紧密,无一笔失操纵,无一笔现板滞。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信笔挥洒,意忘工拙,有深刻的内涵,雄健的节奏感。其艺术境界与忧患时代、忧患人生有很大的关系,是苏轼大起大落仕途的人生感悟,艰难无奈之中的情感的表露。

四、超然——一生的归宿

在苏轼的遗留墨迹中,《与谢民师论文帖》是他逝世前一年的作品,是从绍圣初年到写此帖时的人生写照。这位封建社会的全才,老天也不怜惜,再次厄运降临,被当朝者贬到宋朝疆域最南端,天涯海角处,苦度人生,直到宋徽宗执政时期遇赦,但已风烛残年的苏轼,还能做些什么呢?

在北还途中于生命之油尽灯枯之时写下了《与谢民师论文帖》,故此帖气象雍裕,平淡中见天真,笔法墨法均达到极致。此时的苏轼,红尘看破,宠辱不惊,达到了无欲无求的至高境界。

此帖更表现了苏轼经过青年时的豪气干云,中年的顿挫抑郁,老年时的壮心不改,人之将亡时的一切的一切归于平静的整个人生过程。也体现了最后的苏轼将自己的苦难历程,怀才不遇的苦楚,忧民忧世的理想,均化作风中的尘埃,悄无声息地逝去。这是人一生无奈的终结,是情感意志的升华,是精神的超然。

伟大的不幸的艺术家苏轼,以点线表现了他一生坎坷,宦海沉浮,却始终豪情万丈;用自己的书法意境印证了"天真烂漫是我师"的审美情趣;用不同时期书法作品,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经历,仕宦起伏,异样的情感、情绪。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