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抗日神剧《举起手来》你真的看懂了吗 「举起手来是不是抗日神剧」

发布时间:2023-04-24 18:19:32 来源:搜狐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冯小宁,贡献了不少优秀的题材多样的作品。科幻片《大气层消失》、反战片《战争子午线》、《紫日》、剧情片《红河谷》、电视剧《北洋水师》均出自这位导演,2003年,由冯小宁执导的一部战争喜剧片《举起手来》在全国上映。作为喜剧片,这部电影的故事主线十分简单,进入抗战后期,步入尾声的日军妄想将佛像从中国带回日本,却被游击队劫走。作为地下交通员的郭大叔(郭达饰)负责将佛像护送回根据地,但又阴差阳错的遇到了一位因搜集到日本人细菌实验证据而遭到追捕的爱国青年(刘薇饰),偏巧一队日本兵也追踪而至,于是在一座偏僻的小山村,发生了一场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

应该说作为一部典型的喜剧片《举起手来》相当成功,简单的故事背后,人物刻画饱满丰富,剧情连贯完整,没有低俗粗糙的桥段拼接,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又悬念喋生,笑点密集却不突兀也没有港片中的“无厘头”片段,更难能可贵的是《举起手来》虽然属于抗战题材但内容里没有常见的说教和反思,所有片段均指向一个方向——笑,让观众们开怀大笑。《举起手来》具备了所有喜剧类型片均具备的元素,不能说是国产经典喜剧,但可绝对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类型化商业电影。

不过,《举起手来》上映后却引来了相当大的争议,相当多的观众和网友认为这部电影把日军描绘的呆傻愚笨,不知变通,故事情节夸张失真。更有人认为残酷的战争不应该带有喜剧的色彩,中国在抗战中与侵略者奋战八年,丑化敌人的同时就是贬低我们自己。很快在网上,随着争论的扩大化《举起手来》在网上遭遇了大量的恶评和差评,各网站的评分一路走低,几乎跨入了“烂片”的行列,同其他大量粗制滥造的抗战片一起被列为“抗日神剧”。

《举起手来》剧照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喜剧片?喜剧片是指以笑激发观众爱憎的影片。根据《电影艺术词典》的解释,“喜剧片是以产生结果是笑的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主要艺术手段是发掘生活中的可笑现象,作夸张的处理,达到真实和夸张的统一。”也就是说,喜剧片想要达到喜剧情节往往需要通过对片段情节的夸大和夸张引发与真实生活的强烈反差,同过这种矛盾的对比产生喜剧效果,引发观众的笑声。不同的喜剧电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卓别林电影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引发观众笑声《摩登时代》、《城市之光》均是如此;周星驰系列喜剧则以“无厘头”为卖点,其喜剧桥段几乎抛弃了现实生活情节;印度喜剧《三傻大闹宝莱坞》则更多利用语言特点激发观众心灵的震荡;经典的《虎口脱险》则将喜剧片的幽默发挥到极致,幽默的语言、夸张的情节和戏剧般的内容至今仍是国人对这部法国电影的印象。

美国喜剧《白头神探》将夸张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说完了喜剧片的特点,回过头了再看《举起手来》,它的影片内容真实吗? 当然不真实,当年日军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件文物如此大动干戈? 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荒诞的味道,随着情节的展开,鬼子趴地排雷靠嘴吹、青蛙肚中的鸣叫、日军聚餐吃猪饲料等等等等片段,全都是导演有意为之,通过对情节的夸张和失真处理产生“笑”果,引起观众的笑声,更别提到后来驴子撒尿浇灭了炸药引线、鬼子军官骑猪飞奔这种直接而显著的喜剧情节。相对于真实生活来说,这片段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在电影中,这些矛盾内容被前后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部荒诞不羁的《举起手来》。

骑猪飞奔的“太君”

那为什么,《举起手来》会被称作“抗日神剧”。在笔者的观点看来,无非是搞不清喜剧片与正片的区别,缺乏对喜剧片的了解和对抗战喜剧片的逆反心理,以及跟风。。。

总的来说,《举起手来》和大量抗日神剧并非同一属性的影片。这些大量充斥在各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抗战类影视剧多属于“正剧”范畴。而正剧,是悲剧与喜剧之后形成的一种以叙述手段以主的戏剧。正剧的内容可悲可喜,但描述的过程必须具备“严肃性”,即一定要和现实生活很接近,故事可以虚构但情节不能失真。可偏偏这些抗日题材的“正剧”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却描绘了一幅“超现实主义”般的故事情节,什么“手撕鬼子”“包子雷”“裤裆藏雷”“手榴弹炸飞机”等太多超越现实生活的桥段让严肃的“正剧”变成了“戏说”,大量似是而非的内容弱化了抗日战争残酷、血腥的现实,反让人觉得是日本人坚持八年“抗中战争”。弱智般的情节严重冲击了观众的观剧体验,再加上内容简单粗暴、人物刻画扁平、道具使用失实和对历史事实的无视。于是产生了“横店抗日根据地”“横店大捷”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梗。虽然《举起手来》出品于2003年,但饱受“神剧”轰炸的普通观众们看到通过夸张手法推进情节演进的《举起手来》后,自然不会考虑其影片属性和拍摄日期,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毫不客气的将其列为“抗日神剧”。

著名的“手撕鬼子”

另外一种观点则比较严肃,有些人认为用喜剧的手法描绘抗战的残酷,是对历史事实缺乏敬畏,对日军的贬低丑化则是对中国抗日军民的侮辱。这种思想观点也是大量抗战神剧盛行后的一种逆反心理的表现,其实对敌人的恶意丑化是各国电影在拍摄中的一种惯用手法,同样属于电影拍摄中的夸张手法,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情节等丑化对手美化自己,以表现出战争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另外丑化对手也是对其的一种侮辱和贬低,人们打架时不也经常用“SB”"狗X的"“王八蛋”等称呼来辱骂和攻击对方吗? 这其实和电影拍摄中的恶意丑化描写属于同一性质,西方更是将这种丑化潜移默化到大部分观众的心理,冷战期间拍摄的《007》系列,哪个反派背后没有阴狠毒辣狡猾愚蠢的苏联人身影,还记得《虎口脱险》中那个操着高射机枪打下友军的斗鸡眼德军吗?一个意思而已。

那么残酷的战争真的不适合用喜剧来表现吗? 看看下面这些电影《虎口脱险》(法国)《战略大作战》(美国)《你逃我也逃》(美国)《光荣的日子》(法国)《王中王》(法国/西德)《一个机会》(苏联)《牙医上战场》(英国)

好了,还用我往下说么。

印度影片中对解放军的恶意丑化

对岸电影对解放军的刻画

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对志愿军“人海战术”的描绘

其实,现在看来很多所谓的丑化日军贬低中国抗日军民的言论同样是对国内太多类似影片的一种逆反心理。事实上,国内早期的战争类影片对反派描写的套路基本没有逃离狡诈、奸猾和自作聪明的形象,过多雷同的桥段,太多相同的人物设计导致观众对日军形象产生审美疲劳。而近年来接触了美国好莱坞系列影片对不同反派的多样性刻画后,中国观众则对日军蠢笨不堪的形象产生了抵触情绪,于是使用了此类日军形象的《举起手来》毫无例外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地雷战》中的日军形象

《地道战》中正反人物的鲜明对比

还是说回《举起手来》,虽说这是一部喜剧片,但得益于导演和摄制组的制作水平,电影的细节刻画十分突出,武器的细节描写十分精彩:歪把子轻机枪如何供弹,枪榴弹的使用,还有日军手雷特有的“磕”一下再扔,都在电影中有所表现,这可是某些连道具都用错的抗日神剧从不考虑的问题。还有开头火车爆炸炸掉大桥的片段,在那个几乎没有特效的年代,如果我不说这些都是模型制作的话,有几人能看出假来?只可惜这些精彩绝伦的片段被跟风而来的恶评所淹没,一部优秀的喜剧片却被披上了神剧的外衣。

第一次看炸桥的片段时把我也蒙住了

“跟风”是目前中国观众/网民最大的问题,由于缺乏深度认知导致个人观点很容易被网络上流行的观点所左右,我们常说的带节奏就是这个问题。 否则很难解释同为喜剧片的《虎口脱险》在豆瓣评分高达8.9分,美国电影《战略大作战》评分8.2分,而《举起手来》只有6.6分,即使是国内1994年的同题材喜剧《绝境逢生》评分也有7.3分,1995年《巧奔妙逃》则达有7.8分。 这又是什么问题呢?

回归正题,《举起手来》到底是不是抗日神剧,你,真的看懂了吗?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