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小麦研究专家」

发布时间:2023-05-26 09:04:29 来源:搜狐

今年是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学家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母校发通知征集有关赵洪璋院士的手迹文稿及回忆录等,作为一个曾经跟随他开始小麦育种启蒙的学生,我们终生难以忘怀他创新求实的科研精神,以及他在小麦育种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丰功伟绩!永远砥砺着我们在小麦育种中艰苦而富有乐趣的探索。

赵洪璋院士因为碧蚂一号育成和在全国各地近一亿亩的推广,为我国解放初期的粮食和国家安全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赞扬。1955年他就成为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因此,在上世纪50-60年代,赵洪璋院士就享誉全国乃至全球,是中国农民心中顶天膜拜的农业科学家。

我1980年考大学填写志愿时,因为我父亲是农村赤脚医生,我想报考医学院或工科大学,父亲说我性格慌张,人命关天,给人看病、搞大桥等工程设计,不能有半点马虎和丝毫差错。父亲对我说,西北农学院有个名声很大的赵洪璋教授,搞小麦育种很有成就,解决了中国贫困饥饿问题!老家在干旱落后的黄土高原,父老乡亲生活艰难,建议我报当时是为数不多的重点大学的西北农学院,为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做点有益的事情。

我如愿考到了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开学典礼就见到了留着他一生都钟爱的、简单易洗的小平头,穿着很朴素的赵洪璋院士,并聆听了他浓厚河南方言的讲话。在上专业课期间,我对小麦遗传育种有很大的兴趣,我大学毕业论文实习就在赵洪璋院士的小麦育种组里,有空就往他们自行设计建造的两层半地下室、冬暖夏凉的小麦加代楼去做试验,参加有关研讨会,或跟赵院士等老师到育种地里看麦选种。

在小麦加代楼里,我们有幸参加过几次小麦育种讨论会,当时没有投影仪等,赵院士亲自制定育种方案,让写毛笔字好的王新中老师,把每个重点组合的亲本优缺点和后代选择目标性状表现等重要信息写到几张大白纸上,挂到墙上,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在新的育种生产要求条件下,优化亲本选配,或针对已经配好的组合,如何在后代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优良品系等问题。他们的育种方向很明确,亲本组合少而重点突出,后代选择方案精细缜密。

赵院士是全国劳动模范,因为他经常到全国各地指导小麦育种和栽培生产,他穿着朴素,亲民吃苦,那个年代老师和乡亲们都尊称他为赵劳模。印象非常深刻的情景是,赵劳模带领他的团队在小麦育种地看麦时,他头戴一个草帽,手拿一个记载本,低头认真看着每一个材料,随时记录育种大田不同材料的重要变化信息。在做小麦杂交时,小麦育种组的老师左手都拿着半个乒乓球壳,里边盛的是父本的花粉,同时捏着要杂交的母本穗子,右手拿着一把镊子从半个乒乓球里夹上花粉给不同的母本授粉。在选种时,他手拿一根长竹竿,用竹竿斜侧压下小麦穗层再放开,看小麦的弹性和抗倒伏能力,与各位老师交流不同小麦选系的特性评价。

赵院士有一句话:“能够看到地平线以上的东西就不错了”,让我铭记终生。小麦育种是个即要知微见著,又要宏观全局;要看当下又要有预见;即要个体选择又要综合判断的创新体系。他很早就重视矮秆育种和抗赤霉病育种。赵洪璋院士得力助手宋哲民教授把赵洪璋院士育种思想总结为: 育种工作是“ 运筹于帷屋之中,辛劳于田室之内,决胜于十年之后” 的系统工程,小麦杂交育种实际上是根据小麦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变化及育种材料更新换代的人工进化育种工程。这句话足以让我们这些后来育种者在一生中不断地理解和诠释其奥妙。

育种学是一门哲学科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和系统综合的科学,是一门有一定创新理论指导的科学。赵洪璋院士 (1973)提出了作物育种有三大理论 (作物生态学,生物进化学,遗传学),七个关键(育种目标,选用育种原始材料,创造优良变异,育种实验地培养管理,稳定后代,选育后代、品种适应地区和栽培技术)和一个物质基础(育种原始材料)。现在看来这些育种理论已经成为中国作物育种的经典,甚至在其他人认为是可能过时了,是教条和训规了。但要真正理解和完全灵活运用这些育种理论,并育成一些重要品种,获得重要成果者却只有少数。只有少数长期育种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心领神会,才能悟出来其重要意义。

不断根据小麦生产实际的需要,高瞻远瞩,创新制定育种目标,是赵洪璋院士在小麦育种能够取得丰硕成果关键。从赵洪璋教授育种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来看,结合当地生态条件变化,利用进化学和遗传学原理,长远制定不同层次育种目标,合理利用国内外重要亲本的遗传基础,选配优化组合,组配许多不同优良基因于一体,利用系谱法,重点组合选择,少而精,是他育种成功的主要经验。实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巧妙结合,在中国小麦育种理论和实践及小麦生产方面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赵洪璋院士育种思想是创新的,其育种试验地是开放的,育种材料也是广泛交流的。每到小麦成熟季节,省内外的专家都来观摩,他亲自给大家介绍材料情况,他们就把一些有苗头的品系给其他育种单位。因为他老家是河南人,那时候,虽然河南是个小麦生产大省,但小麦育种力量较弱,没有大面积推广的品种,他给河南省有关育种单位很大的帮助和支持。虽然他扎根关中平原的杨凌,但他的育种方向是针对黄淮流域,把有苗头的品系和育成品种发放给黄淮流域麦区各省。他除了搞水地高产育种外,还重视旱地小麦育种,在陕西省渭南地区农科所所在地,蒲城县孙镇,陕西省的“旱锅底”建立了旱地小麦育种基地,其团队有人专门负责旱地小麦育种。另外,他们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从同一个组合选出了冬春性不同的品系,例如,他们就选育出了77(2)弱冬性和77(2)半春性品系,同时严格地把关了小麦抗冻性,有利于选育出广适性大品种。他们的后代选择广泛而严格,高代农艺性状和产量相同的品系也比较多,他们就采用混系的办法,给品种区域试验提供参试品系。

在2O世纪5O年代针对当时全国大范围流行锈病的情况,培育出了抗锈病高产的“碧蚂 1号”,成为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近一亿亩;培育出了“碧蚂4号”,成为全国广泛应用的亲本。在6O年代,针对关中等地区吸浆虫严重发生的情况,培育出了抗吸浆虫的“6028”;70年代针对关中地区中高肥水浇地生产需要,培育出了中高产的“丰产 3号”;在8O年代培育出了耐高水肥的“矮丰3号”;在 9O年代育出了北方麦区第一批抗赤霉病的“西农881”等一系列重要品种。另外中国黄淮麦区大面积种植的许多品种中都含丰产”、“矮丰”小麦的血缘,成为中国黄淮麦区小麦育种的核心种质。

他巨大成功的育种艺术,其实在于他有勇于创新的科学育种学理论,他首先将作物生态学作为作物育种学的第一个重要理论。针对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态条件的变化,科学制定不同时期的育种目标,创新组合不同的优良基因,培育了适合不同年代的不同类型优良。

赵劳模不但是个著名的小麦育种家,还是个经验丰富的小麦高产栽培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培育的碧蚂一号就实现了亩产千斤,成为全国历史上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达一亿多亩。他经常到省内外调研小麦生产和育种中存在问题,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施足底肥(农家肥和化肥)加深翻的“一炮轰法”,克服了当时农业机械不发达,农民追肥困难,肥料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在那个一把镊子一秆称的艰苦育种年代,他能够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丰厚基础理论,高瞻远瞩地制定未来育种目标,高超精细的选育艺术,创新的育种材料和方向,育成多个大面积推广的,具有不同时代显著特征的优良小麦新品种是难能可贵的,前所未有的,后人也难以跟及的。

在大学毕业论文实习期间,我在赵洪璋院士得力助手宋哲民教授的指导下,利用赵洪璋院士团队育成的碧蚂1号、6 0 2 8、丰产3号、矮丰3号、7 7(2)和蚂蚱麦为材料,开展了黄淮流域小麦育种规律的研究,同时利用陕西三大生态麦区的16个品种开展了小麦生态型的研究。在陕西农业科学、西北植物学报发表了相关论文三篇,为我后来的小麦遗传育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90年我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得到了赵洪璋院士的热情推荐,他对我们的《小麦生态型判别分析》一文给予了肯定和具有创新性的评价,我将他的亲笔推荐意见珍藏至今(见图)。

在此永久怀念赵洪璋院士和衷心感谢西北农学院小麦育种的各位老师!

作者简介:张正斌,1962年生,陕西省合阳县人,1984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系,现任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区域农业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从事旱地和节水农业研究,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节水重大专项,国家基础理论重大课题等项目40余项。编著有《小麦遗传学》,《小麦抗旱生态育种》,《遗传传递力和遗传变异力的概念与发展》,《作物抗旱节水的生理遗传育种基础》,《中国旱地和高水效农业的研究与发展》,《中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安全及绿色农业发展》,《中国第二粮仓发展战略与实践》等专著8本,参编专著8部。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选育小麦抗旱节水品种7个,有多项咨询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物节水理论与实践大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北省突出贡献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第二届全国水土保持优秀青年等成果奖,科学中国人(2010)年度人物。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