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宋体字怎么做 一次教你16种变化技巧图片「宋体字的基本写法」

发布时间:2023-07-24 14:34:06 来源:搜狐

转自公众号:字体设计

字友们,这期教大家 16 种宋体字的变化。

因为最近发现个事儿,就是大家对于宋体字的印象大多都徘徊在那种传统的字形中,但实际上,现在的宋体也是很多样化的。

宋体最大的特征其实就是横笔末端的小三角修饰,以及撇捺点这一类笔画的粗细变化,所以根据这种特征,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很多种简化以及变化,刚好前段时间猴子老师有发了这一教程,下面的就是贴心的图文版详细过程,下面一起来看一下都是哪 16 种。(视频教程中只有 15 种,最后一种是猴子临时加上去的。)

开始我们今天的正题,逐一来讲解一下。

宋体当中的笔画美感是比较重要的,而如果对于字体没有太多了解的话,是比较难刻画出精致宋体笔画的,所以我们可以对笔画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当然主要是对于横竖笔画的简化,全部做成直线的形态。

其次则是撇捺点的笔画,可以简化成一个带有曲线的三角形,同时把边缘处切平处理。看起来会更简洁现代。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组简化过的笔画,其实这一步主要的思路就是把笔画处理的更几何,自然也就更简化了。

下面就可以用这些笔画来进行拼字了,选择思源宋作为结构参考。这里我把思源宋拉的瘦高了一点,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感觉去自行调整。

最后,适当调整布局,两行错排,添加一些小文字进行排版即可。

这里结合最终的排版,添加了一点点连笔和笔画延长的处理,后面会单独讲连笔的形式。

断笔这一方式已经老生常谈了,在字体设计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常规的断笔方式大家应该都是会的,就是对笔画与笔画有接触的位置进行断开即可,那其实也可以尝试断开的更多一些,把所有接触的笔画都进行断开。

当然这个方法也可以和简化做同时使用,依然选择思源宋垫底,搭建字形,这里我是拉宽了一些。

再来对整体进行断开,还是相同的方法,但气质完全不一样了。

最后添加排版,这一组就完成了。

接着来看第三种方法。

这一方法有点类似于断笔的加强版,只是略微有点不同,那具体做法就是把整条横笔全部省略掉,只保留笔画末端的修饰。

首先依旧是搭建结构,这一部分并没有任何区别,大家可以自由的设定笔画造型,以及笔画的粗细,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

下面就很简单了,把字体中所有最细的横笔给删掉,保留末端的小三角特征即可。

最后也可以根据字义适当增加一点意境,我这里加了一些模糊效果。

这里稍微多说几句,有些字并不能把所有横笔全都省略掉,因为会比较严重的影响识别,比如日字,干字,等一些字里面只有横竖笔画的字,我们就不能对横笔全部省略。

这种情况就要适当去保留一些横笔了,根据识别情况,进行还原横笔的多少即可,识别低就多还原一些横笔,识别够高则可以多省略一些的。

这两个字真不是故意的,脑子里就只想到了这两个字比较适合...

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用,非常实用的方式,连笔,其实连笔的方法无非就那么几种,最常用的就是根据手写的习惯和规律进行连笔,再一个则是顺势而连,当然也有一些逆向连接和非常规的连笔手段,但那需要一定的积累和经验了,今天我们主要谈的就是基于手写习惯这一方式。

方法略有一些不同,首先我们要先根据垫底字进行画草图来尝试可以做连笔的位置,以及连笔的造型。这里可以进行大量的尝试,选择整体看起来比较舒服的姿势再往下做。

我们来稍微分析一下草图,首先第一组是不太合适的,因为王字旁的变形过于繁琐,我们再替换进宋体笔画的时候,很可能会完全糊掉。

下面再来看第二组,连笔的走势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略微平淡了些,且少字的连笔形态不是很好看,所以可以作为备选项。

再来看一下最后一组,这一组是可行的,连笔的走势比较飘逸,且王字旁的连笔并不是那么常规,所以可以用这一组来作为参考。

这里的笔画设定的比较细,而且较为锋利,因为想到玫瑰带刺,少年也带要带点刺,所以做了一个这样的设定,大家做不同的主题可以设定不同的笔画粗细和细节处理。

接下来直接用画好的草图垫底拼字就可以了,这一组我也是把字拉的瘦高了一些,也是因为「少年」这个词,如果是「玫瑰大叔」的话,可能我就会做的短粗胖一些了。

这一方法实际上就是结合了简化和连笔的方式,但气质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这里在笔画上我简化的不算特别多,横竖笔画设定的粗细较为类似,撇捺点这一类笔画在起笔和收笔处还是保留了一些角度,并没有完全切平。

首先还是搭建结构,不管做什么变化,都要在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去做,不然字体会越变越乱的,一直使用思源宋呢,是因为可以免费商用,即使改动不大也不用担心版权问题,如果大家有基础,可以选择其他垫底字。

这里的连笔形式绝大多数都是基于手写的规律而连接的,就不再重新画草图分析了。

最后再简单排个版,加个英文和一点小装饰即可。

这一方法是比较简单且很容易出效果的,常规的宋体结构很容易就看腻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考虑用楷体的结构,但依然使用宋体的笔画,最终效果就是下面的样子了。

首先还是要稍微设定一下笔画的造型,这种形式不用设定太复杂的笔画造型,常规一点就可以了,因为结构并不是常规的宋体,所以设计感也并不体现在笔画上。

下面选择一个稍微正一点的楷体来垫底参考结构,这里我选的是华文楷体,然后拉高了一点。

这里也可以稍作一点变动,比如口字部分下方的横笔替换成提的形式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愿字上边的一撇延伸进下边,从而省略掉横笔的一部分,也有结合前面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去处理。

最后简单排一下就好了。

共性这一概念之前有单独开过一篇文章来写,所以这里就不赘述太多了,简单来理解,这里用到的共性就是笔画上的统一,我们可以从一组字当中寻找相同位置,且相似或相同造型的笔画,进行夸张处理,这样就得到了一组有特征,但整体又很统一的字形了。所以我们还是得先画草图来寻找共性笔画。

尝试过后,发现这一组字当中,适合做共性笔画的要么是撇的笔画,要么是竖笔延长成竖撇的形式,像第一组,撇笔画的位置在每个字当中并不是很统一,所以不是很好的选择,而第二组则要好得多,维度壁字下边是强行做的这种处理,有些不和谐,但整体来看是没问题的,所以这里选择第二种,延长竖笔。

下面还是老样子,垫底,搭建结构,就完了,说实话写到这我有点腻了,但还是要继续写下去,既然说了是 16 种,那就得整完...

正常搭建好结构后,就可以按照草图阶段的想法来进行延长笔画了。

然后,排版,就好了。

这个算是偏技法类型的方式了,毫无难度,一看就会,学了肯定不会废。常规的描边形式我们都会做,一键转换就好了。

在这个基础上,把笔画的边缘剪断,然后做一点延长或是交叉的处理,这样就能让字体具备一定的形式和设计感了。

然后还是排版,字体其实不排版的话,大多数看起来都会比较单薄,而且字体单独出现的情况也比较少,所以尽量还是要排一下的。

没什么难度,几下就完事了,很快,希望你们每次都这么快。

这个方法其实不算是设计字体的方法,更多算是字体的排列布局的方式,主要就是要对一组字做一些大小变化,从而让整体看起来比较有节奏感。但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字虽然有大小变化了,但笔画粗细是不变的。

首先我们要对所做的字进行大致的分析,哪个字应该大,哪个字应该小。一般来说,笔画多的字我们可以做的大一点,笔画少的字就做得小一点。

且上中下或上下结构的字则可以做的瘦高一些,左中右以及左右结构的字则做的宽一些。这是基于汉字的基本结构而有的规律,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去设定规则。

那其实还有一个点需要注意,就是对齐的位置,要么是底对齐,要么顶对齐,要么居中都在一条水平线上,具体要看整体排出来的美感来选择。

其实三种都是可以的,因为整体的节奏是没问题的,“小大大小小”。这里我选择最后一种居中对齐的形式,开始搭建字形。

可以看到,这里我也做了大量的简化,甚至横竖笔画我都是用钢笔画的等粗线条...我承认偷懒了。所以这种方法可以与前面很多知识点相结合,能做出很多有意思的宋体字,最后排版也比较简单。

这个方法有点类似给笔画加装饰,但不需要那么夸张,我们只需要在正常字体的基础上,对笔画稍稍加一点改变就可以有不同的效果和气质。

搭建字形的步骤我就不磨叽了,还是一样的方法,正常做完就这样,虽然这里我换了一种形式的笔画,但还是比较常规,没什么意思。

在这一基础上,稍稍对笔画边缘加入一点类似毛笔字拖出来的墨迹形式,整体就变得好玩多了。

这种小细节不一定要加在所有笔画上面,大家可以选择性的添加一些即可,全都加了反而无趣了,最后添加上排版即可。

民国时期的美术字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巅峰,现在大家做的很多变化以及形式,有很多都是借鉴于民国时期,这里先稍微看几个例子。

可以看到,变化形式非常丰富,S 形状的笔画,口字部分的变化,星星元素,几何元素,各种连笔造型等。那具体做法也比较简单,我们只要在正常搭建好结构之后,适当替换一些民国字的特征笔画进来即可。

最后添加排版,虽然是借鉴了民国字的笔画,但这里看起来并不老气,还是非常好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调整的更多的其实还是撇捺点这一类的笔画,横竖笔画还是比较少做变动的。

虚拟连笔,实际上就是基于常规连笔的一个延展而已,只不过这种形式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广。

那做法其实就是用稍微细一点的线条,来勾勒出连笔的走势而已,只带出局部,并非真正的连接上。(ps:这个方法借鉴了岳昕老师的字。)

最后再加上偷懒式排版。

这里再稍微多说几句,这里面的笔画我是用钢笔画的两种粗细的线条,而撇捺的部分采用的是竖笔粗细,然后用宽度工具把收笔的部分给拖窄一点就好了,也是个偷懒神器。

常规的字体在视觉上看着都是比较接近正方形的,所以我们偶尔可以对字体的字面进行夸张处理,非常宽扁又或是非常瘦高,都会很直观的给到视觉感受,这样看着就比较陌生,那相应的也就有了设计感。

这个就不做案例了,调整完字面后可以和前面所有的方式做结合。

宋体的笔画修饰一般都不会很大,所以当我们尝试把这些修饰放大处理的时候,那设计感自然也就有了,放大特征的对象主要就是横笔的末端,和竖笔的起笔或收笔处,当然也包括撇的起笔,甚至是连笔的特征都可以去放大处理。也是一个一秒就学会的方式。

这也是一个专门开过一篇文章来讲的方式,西文中用在宋体中的表现更为优秀,因为笔画特征较为特别,且西文的数量极为庞大,具体做法就是通过拆分西文的笔画,以提取出横竖撇捺点等中文笔画。

乍一看好像英文的最大特征并不能结合多少,这时候就要去思考问题了,像英文中的一些细线的变化非常相似连笔的形式,所以我们可以在中文当中去寻找一些可以做连笔的位置,来借鉴英文的特征结合进去。可以结合垫底字大致画一下草图进行尝试。

不需要画的很细致,自己能看懂就行,这组字可以做的瘦高一些会更能凸显英文特征的气质,所以我们可以适当调整一下,就可以直接开始拼字了。

还是很简单的,大家只需要多注意西文笔画与中文笔画的契合度,以及把曲线刻画的流畅一些就问题不大了。

这里主要是对于古籍碑帖的一些提取与借鉴,相对来说要难一点点,我们先来看一下碑帖。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取笔画,其实主要就是横笔的造型要提取出来,其余的笔画都可以通过横笔来进行延展。那横笔的起笔部分造型还是很好提取的。

其次是收笔,但这里的收笔造型并不容易提取出一个明确的造型,所以这里我直接就做成了最简单的三角形。

其次就是对于竖笔的延展了,竖笔的部分我们可以直接把横笔竖起来,这样能最直接的保证笔画造型的统一,相应的撇的造型也有了,至于捺和点的造型,使用正常宋体的造型就可以了。

下面直接把碑帖垫在下面使用楷体的结构,然后宋体的笔画,和前面讲到的宋楷结合是一个意思。

当然也可以把它改成正常宋体的结构,笔画处理成平直的就好了,但结构上会有一些变动,大家可以参考字库来调整视觉上的平衡。

这个方法的可塑性是比较强的,因为会涉及到比较多的主观处理,下面我再放几个之前做的这种类型的字。

好了,那这期教程就到这了,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字体设计,教程来自猴子,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本文仅供分享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