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费欣油画风格分析「国外印象派画家」
传 播 艺 术,播 种 幸 福 。
国内、外艺术名家 | 艺术品收藏 | 文学 | 音乐 | 视觉
《穿粉红衣裙的女士——娜塔莉娅·波达勃尔斯卡娅肖像》 115.6x88.9cm 布面油画
这幅《穿粉红色衣裙的女士——娜塔莉娅·波达勃尔斯卡娅(Natalia Podbelskaya)》描绘的是菲钦喀山美术学校的学生娜塔莉娅·波达勃尔斯卡娅,她非常倾慕菲钦的才华,当年她正好十八岁,恰是青春激荡、热情洋溢的年华。菲钦以她为模特,抓住了波达勃尔斯卡娅舒展身躯、无拘无束的自然姿态。
他以挥洒自如、率性任意、抽象潇洒的笔触,描绘衣裙的褶皱,很有书写意味。而人物的脸部表情和肌肤则刻画细腻,画面上的色彩在粉红色调中流动、交响,充分体现了菲钦对油画语言的独创精神,充分发挥了油画本体语言的独特性和独立审美价值。1913年,菲钦在德国卡内奇学院的年度展览中展出了他的《穿粉红色衣裙的女士》肖像画,与慕尼黑象征主义运动创始人斯丢克(stuck)的作品《莎乐美》在同一展厅展出。
二年后,这幅《穿粉红色衣裙的女士》在美国旧金山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展览中与夏凡纳、莫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等大师们的作品一起展出。匹兹堡的收藏家斯梅尔(Stimmel)参观展览后马上买下这幅画。1919年,这幅《穿粉红色衣裙的女士》又在“达拉斯的首展年度当代国际艺术展”中展出。以后也曾在布鲁克林博物馆的“俄罗斯油画与雕塑展”和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菲钦个人展览中展出,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赏
《年轻女子肖像》 尼古拉·菲钦 80.7x71.1cm 布面油画
喀山时期是菲钦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婚姻、家庭的温暖、充沛的精力,使得菲钦的艺术突飞猛进。尤其是1910年以后,菲钦几乎每年都接受参加国际展览的邀请,包括美国卡内奇学院的那些展览,得到美术界和评论界的极高赞誉。
这对菲钦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年轻女士肖像》就是菲钦巅峰时期的作品,创作于1912年。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一位成熟女性附身前倾,一手托腮,凝神沉思的片刻,抓住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棱角分明的形象特征,以及冷峻严肃的性格特征。人物脸部和手部刻画的细腻微妙,而衣饰、背景则是大刀阔斧,笔触奔放,形成语言上的对比和张力。
1923年这幅作品与《穿粉红色衣裙的女士》一起在布鲁克林博物馆的“俄罗斯油画与雕塑展”中展出,受到观众广泛的好评。这是一幅具有非常高超技艺水平的作品,能够以如此自由潇洒的语言把控画面、把握对象,且具有如此生动的生机活力,非具深厚功力不能达此艺术效果,这是菲钦肖像画中又一幅扛鼎之作。
《黑衣女士——阿列亨德拉·贝尔科维奇肖像》88.9x81.3cm 布面油画
在喀山时期,喀山美术学校校长贝尔科维奇女儿阿列亨德拉(Alexandra),漂亮、聪明,主动帮助菲钦处理国内外来往的信件。在共同的交往中,年轻的灵魂碰撞在一起,产生了美妙的爱情火花,他们成了恋人。阿列亨德拉和有才情的菲钦简直是珠联璧合,一切都那么水到渠成——1913年菲钦和阿列亨德拉结婚,翌年便生下了他们可爱的女儿伊雅。
在菲钦的作品中我们能够读到他与亲人之间的亲情表达,尤其是对妻子阿列亨德拉的描摹和刻画一直没有间断过。侨居美国3年后,菲钦一家各方面条件逐渐得到了改善,甚至可以说很优越了。他们住在纽约中央公园西67街的公寓里,有宽敞舒适的住房和画室,经济上也比较宽裕。刚到美国时,菲钦和他的夫人阿列亨德拉的关系十分紧密。
她是一个具有强烈个人意愿的女性,维持了整个家庭的生活,还忙于筹划在纽约的米尔希画廊、大中央画廊和波斯顿的伏斯画廊展出菲钦的作品。由于她的英语基础较好,所以菲钦一切对外交流均由她负责联络。
这段时间里,菲钦为夫人画了三张肖像,分别是1923年的《阿列亨德拉(Alexandra)》、1924年的《穿黑衣的女士》、1925年的《画家夫人》,其中《穿黑衣的女士》画得最成功,无论是动态、表情、脸和手的刻画都十分精彩,我们可以在这幅原作中清楚地看到作者在作画过程的顺利和充满激情,他善于抓住人物的环境和形象特征,体现冷峻而深邃的内心世界,成功地描绘出一个他所深爱的、富有魅力的、善于社交的女性。
《农村姑娘》
1909年,菲钦在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的毕业创作《菜娥——卷心菜收获的季节》赢得了罗马大奖,由此菲钦获得赴欧洲游学的机会,他走遍了欧洲各大博物馆,观摩了大师们的作品,陶醉于这些惊世之作带来的喜悦与启迪。
菲钦被激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这个时期是菲钦创作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时期。《农村姑娘》就是在1910年前后画的一幅写生。这幅作品虽然幅面不大,但从中可以看出菲钦的探索轨迹和风格的成熟。他尝试把欧洲近现代的油画技巧与俄罗斯传统的肖像画创作相结合,既吸收了印象派微妙的冷暖色彩变化的瞬间掌握,又注重人物写实造型和精神气质的挖掘,画得厚实而微妙。
画出了“农村姑娘”的质朴、单纯的性格特征。据可靠资料记载,这幅作品曾在1935年由匈牙利布拉格斯拉夫研究院举办的一个“俄罗斯绘画展”中展出,后来又在法国巴黎“LUCIEN LEFEBVRE·FOINET”展出。不久被美国新墨西哥州的Santa Fe“FENN”画廊收藏并展出多年。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俄罗斯藏家又从美国买回。几经辗转,现由全山石艺术中心所收藏,在“美国西雅图弗莱美术馆典藏菲钦作品展”中一起亮相。
《红发绿衣女子肖像》 尼古拉·菲钦
61.6x50.5cm 布面油画
《红发绿衣女子肖像》,描绘的是一位身着绿色衣裙,肩披红色围巾,低首抬眼、凝眸善睞、瞩望远方的红发女子,含蓄深情的眼睛充满着憧憬,紧抿的嘴唇,似乎想要表达什么,却欲言又止。画家画出了豆蔻年华的女子充满思念和遐想的青春萌动和自我克制的矛盾心理。
菲钦在美国期间还保留着和继承着俄罗斯肖像画的传统。虽然他远离家乡,也感受其他文化影响,但菲钦与俄罗斯文化的联系,远远胜过其他文化艺术对他的影响。菲钦常说:“首先,是一个人。”“画的是这个人。”这些艺术理念也充分体现出菲钦的人本主义和俄罗斯现实主义美学传统。而这些思想和传统理念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因此得以延续和永恒的坚实基础。
《作家——尼古拉·伊科拉耶夫·雷诺夫肖像》尼古拉·菲钦 76.2x63.5cm 布面油画
菲钦侨居美国后,他创作了一大批名人肖像。由于菲钦高超的艺术水准,蜚声美国,这些肖像画大多是顾客委托定制的。菲钦的这些肖像画运笔纯熟粗犷,语言匠心独运,风格奔放自如,注重人物的神态和内心世界的刻画,是俄罗斯传统现实主义肖像绘画的进一步发展。
1926年菲钦又成功地完成这幅《尼古拉·耶夫莱依诺夫(Nikolai Evreinov1879—1953)肖像》。这是一位俄罗斯戏剧作家、导演,曾写过二部著名剧本《一场欢乐的死亡》、《重要好事》而一举成名。1926年在纽约演出时,菲钦与耶夫莱依诺夫在百老汇Guild剧院,即现今的August Wilson剧院相遇,在这个匆忙的会晤期间画了这张肖像。
与委托定制的肖像画创作不同,从这幅画的画面上不难看出,这是出自画家创作灵感袭来的一瞬,富有创作冲动的一幅以极快的速度写生的、未完成的肖像画。作为一个出色的肖像画家,他以敏锐的感觉迅速抓住作家在变化着的神态中的形象特征,以及在其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
《穆里尔·德雷珀》 尼古拉·菲钦42.9x33cm 土纸上木炭
对于肖像画家而言,他的根本任务在于挖掘人物内心的世界,人的情绪、精神、意志等等。他让人的身份和性格与人物的心理相吻合,从而塑造出典型形象,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这一个”!素描《穆里尔·德雷珀》也是菲钦创作于侨居美国时期的一件作品。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人物眼中的忧伤、生活的艰辛,但也从中看到她内心的不屈,对未来的渴望。人以及她的命运成为画家描绘的主题。在生活面前不卑不亢,体现出生命的本色和内在的高尚。
《青年》尼古拉·菲钦 46x34.3cm 土纸上木炭
菲钦画素描时,采用过中国手工制作的粗地薄纸,(相当于中国过去黄裱古纸及作包装用的土纸)由于这些纸张的表面质地粗糙,适合炭笔和炭精条运作。同时,由于土纸质地很脆,无法使用橡皮擦去画面上留下的任何斑点和痕迹,所以在落笔前务必做到心中有数、肯定准确。
菲钦采用的这种中国土纸的颜色从米色到浅灰色各不相同,甚至还有浅褐色的,纸质和表面纹路也各不相同,还有树木或竹子之类的细小杂点,类似麦片粥的表面。菲钦特别喜爱在这种纸上画素描,具有特殊的画面效果。在画素描时菲钦常常喜欢采用葡萄藤木炭条作画。《青年》就是一幅用木炭条画在中国土纸上的素描。这幅作品,用线肯定,结构分明,以线带面,概括整体。刻画出青年的沉着坚毅的表情。
《年轻女子》 尼古拉·菲钦42.9x34.9cm 土纸上木炭
素描对于菲钦既是素材的积累,本身也是一种创作。所以,菲钦在素描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对人物的刻画也很深刻。他用线条勾勒对象时,从“简化”与“概括”、“流畅”与“结实”、“塑形”与“虚化”的动态平衡中达到形式的美感。
同时,也在以“未完成”为特色的绘画风格中建构起颇具表现魅力的“菲钦式”审美语言,体现了菲钦炉火纯青的手上功夫和内心丰富的艺术修养。任何对象在菲钦的手里,都能即时地转化和升华为感人的艺术形象。《年轻女子肖像》描画的是一个内心宁静、颇为自信、发型时尚的青春女子。作者选择了三分之一侧面,着力刻画一双传神的眼睛,专注而深情,深凹的眼窝、长长的眼睫、灵气的眼眸,泄露出女子的内心奥秘。
《戴耳环的巴厘岛女孩》 尼古拉·菲钦 42.6x34.9cm 纸上木炭
1938年,菲钦的一位热心的朋友米莱·吕佩特(Milan Rupert)帮助菲钦筹划到中国、日本、印尼的巴厘和爪哇旅行。1938年9月5日他登上了日本货轮,计划先到当时的北平,可是在中途收到官方的备忘录,由于正逢爆发了中日战争,将不再签发到中国的护照,于是只得改道去了巴厘岛。菲钦在巴厘岛逗留了四、五个月,在那如同天堂一样的地方,他的心灵再一次得到抚慰和升华,他对岛上的木雕、面具、蜡染和手绘工艺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喜爱那里淳朴平凡的老百姓。
菲钦画了许多写生,还拍了不少照片,收集了大量素材,并从这些素材中又整理出来一系列石版素描。这些素描以精致柔和流畅的线条,巧妙地刻画人物形象,艺术语言概括、简洁、明了。《戴耳环的巴厘岛女孩》抓住人物侧首斜睨的动势,仿佛遇见异乡陌生人的一种矜持拘谨的神情。女孩头上的帽饰具有巴厘岛的风情特色,整个画面极富浓郁的异域生活情态和生命气息。
《男子——威廉·伦道夫·赫斯特肖像》尼古拉·菲钦 44.5x35.6cm 土纸上木炭
费欣创作了大量的素描,和他其他的创作一样,这些素描作品个性鲜明,完全是“菲钦式”的。费欣画素描爱用线表现,他特别喜爱中国白描和荷尔拜因的素描,他发现荷尔拜因用线肯定、准确、变化多端、富有表现力,同时在此基础上又力求简洁、概括,在线的变化中求得。
菲钦更多作品欣赏
尼古拉·菲钦Nicolai Ivanovich Fechin(1881-1955) 译文名:费欣、菲钦、费申、费迅国籍:美国民族:俄罗斯
他出生在俄罗斯喀山的木雕工手艺人家庭。列宾的学生,作品别具一格。代表作有《秋天》《卡努里雅肖像》《父亲像》等。
他的画色彩明快、明暗对比响亮,表现力强。用笔奔放、流畅;画面时而是颜色强有力的堆积,时而是轻轻掠过留出底色;时而用刮刀和手代替笔;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整个画面色彩响亮、饱和;对比鲜明,格外诱人,好象一部色彩交响曲,耐人寻味。
他素描受东方传统绘画的影响,素描头像用炭笔画在坚实光滑的纸上,自成一家,刻画深刻。菲钦在美国走完了他的艺术之路。脱离民族传统,远离故土,对他来说无疑是场悲剧,但他的艺术成就在俄罗斯美术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 E N D-
风格独特的绘画,艺术家尼古拉·菲钦的作品赏析
【 版权声明 】
我们尊重原创。《国际艺术大观》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合作、投稿:[email protected]
国际艺术大观 ID:gvi-art
【 旗下品牌 】
收藏国际 ID:shoucanggj
艺术道 ID:yszdao
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赞赏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热门排行
- [网友投稿] 尼古拉费欣油画风格分析「国外印象派画家」
- [网友投稿] 定额费用系数「工程造价定额是什么」
- [网友投稿] 市教育局最新消息 事关未被录取的考生信息「中考允许社会考生吗」
- [网友投稿] 西安灞桥街道改造「历史街区改造案例」
- [网友投稿] 国外中小学怎么进行艺术教育「艺术普及教育」
- [网友投稿] 考数学的艺术专业「艺考专业有哪些种类」
- [网友投稿] 宗教图案「不动明王」很多人喜欢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背后的含义
- [网友投稿] b端产品设计与开发「什么是b端产品」
- [网友投稿] 中国泥塑艺术家「像比尼」
- [网友投稿] 少儿美术和涂鸦究竟有何区别「关于儿童涂鸦期」
经典笑话
- [经典笑话] 定亲
- [经典笑话] 搁 浅
- [经典笑话] 讽刺对客干坐
- [经典笑话] 讽刺对客干坐
- [经典笑话] 嘉兴人
- [经典笑话] 痴人卖羊
- [经典笑话] 文学
- [经典笑话] 兄弟认匾
- [经典笑话] 心在这里
- [经典笑话] 送 匾
编辑推荐
- [网友投稿] 看了想要流泪的悲伤情感句子
- [网友投稿] 不要嘲笑别人的疤,那只是你没有经历过的伤
- [网友投稿] 我等你,直到我不再爱你,想你,直到我不再伤心
- [网友投稿] 怎么调文字背景「文档文字背景怎么设置」
- [网友投稿] 满脸泪水,洗不掉一脸哀伤
- [网友投稿] 如果可以,我愿青春永驻
- [网友投稿] 欧派整体衣柜甲醛含量「欧派衣柜环保怎么样」
- [网友投稿] 去意大利留学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工作「去意大利留学流程」
- [网友投稿] 不求有人疼,但求有人懂
- [网友投稿] 《初中篮球女神是谁画的漫画漫画》~(韩国漫画)~(全文免费阅读)
- [网友投稿] 如果你不是足够伟大,那就别拒绝平凡的工作
- [网友投稿] 今夜,枕着一份欣慰入眠,一生拥有如此知音
- [网友投稿] 都市言情《好姐妹的男友小说》靳司宸 陆芜【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
- [网友投稿] 艺术史难吗「艺术很难吗哪里可以看全部」
- [网友投稿] 追女朋友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