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杀害俘虏违背了「转转对方违反平台规则」

发布时间:2023-10-23 08:45:47 来源:搜狐

近日,在卢甘斯克地区发生一场血腥屠杀俘虏事件,10多名手无寸铁的俄军俘虏,全部被乌军开枪枪杀,鲜血流了一地。对于乌军的残暴行为,俄罗斯方面表示:将会不惜一切揪出罪犯,使其受到应有惩罚。

不惜一切?这样的用词出现在一个国家层面的发言中,意味着什么,乌克兰要好好想想。

视频记录下的整个事件过程:在一个小村子里,一个俄军小分队放下武器向乌军投降,投降的俄军一个接一个从屋里走出来,并在院子里挨个趴下。就在最后一个俄军走出来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这名俄军突然端起AK向院子里的乌军猛烈扫射,而在院子当中警戒的乌军机枪手第一时间也火力全开向俄军扫射,结果最后这名拒绝投降的俄军士兵和10名已经投降的俄军士兵全部都被当场打死。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这是赤裸裸的纳粹行为,乌军已经严重违反了《日内瓦公约》,强烈要求国际组织对此事进行彻查,严惩乌克兰纳粹分子。卢甘斯克方向俄军指挥官已经宣布,要不惜一切消灭乌军第80空突旅复仇。

乌军第80空突旅士兵究竟算不算“杀俘”,这需要国际组织来评判,不过,整个过程有一点可以肯定,被机枪“点名”的十一个俄军士兵中,前十名已经放下武器投降,并按乌军指令抱头趴在地上,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俘虏”。

而最后一名拒绝投降的俄军士兵,突然用武器暴击乌军,乌军将其击毙,并无违反关于战俘的国际公约。但前十名已经投降的士兵被击杀,就形成实际意义的“杀俘”。这一点毋庸置疑。

两军交战不杀俘虏,这是写入《日内瓦公约》条款的,被国际社会承认并遵守,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都认真遵循这一公约,这是残酷战争中少有的尚显人性的一面。想想也是,放下武器向敌方投降,这就说明,在投降之人的眼里,曾经的敌人已经不再是“敌人”。反之,受降一方,也不再将投降之人视为敌人。

善良的人会这么认为,如果有士兵被俘,不管是主动投降,还是意外被俘,如果条件有限不能让“俘虏”吃饱穿暖,那至少不要虐待他们,更不要剥夺他们的生命。否则,极有可能形成“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

这样的“虐杀俘虏”与“复仇”,在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军与现在被俄罗斯继承大部分遗产的前苏联红军之间,就曾经发生过。

对保尔柯察金、高尔基还有那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小说非常熟悉的一代人,他们/她们的记忆里一定有一个叫卓娅的苏联女英雄,而卓娅之死,不但在前苏联举国上下激起民愤,斯大林亲自向朱可夫下达命令:“今后在战场上,要是遇到了杀害英雄卓娅的德军332步兵团,不必手下留情,格杀勿论!”

为什么会有如此极端的命令发出?我简单捋一捋事情的前因后果——

1942年,18岁的卓娅是前苏联女战士,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叛徒出卖,随即被德军俘虏。德军想从卓娅口里获取苏军有关情报,卓娅则像中国的江姐赵一曼一样拒不屈服,随后,被德军执行绞刑。但是,当苏军士兵将卓娅的遗体挖出来时,眼前的一幕崩溃了现场的所有人,不,应该是全苏联军民。

卓娅一侧的乳房被敌人残忍地割掉,眼睛生前也被戳瞎,还有一段绳索紧紧勒在她的脖子上。

这个332团在柏林陷落后是否有人活着不得而知,不过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德军中没人敢承认自己和332团有任何关联;二是在战场上,这个332步兵团不论和哪支苏军部队遭遇,被俘的可能性为零,因为有最高统帅的死命令——格杀勿论!

蹊跷的是,今年4月20日,在乌克兰北部切尔尼戈夫市的一所学校,在乌克兰政府军第119旅团长斯克里普卡的带领下,乌军粗暴地拆除了卓娅·科斯莫德米扬斯卡娅纪念碑。乌克兰纳粹分子故意用套在卓娅脖子上的绳索,拉倒了这个纪念碑。

一个反纳粹的女英雄雕像,被乌克兰纳粹分子掀翻。何等的讽刺。难怪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中有“去纳粹化”这一条,纳粹分子已经肆无忌惮到公然挑衅“反纳粹”这一国际共识。

俄乌冲突打到今天,双方基本上都杀红了眼,俘虏与被俘,也成为两军常态,前几轮交换战俘,俄乌双方都向对方释放己方俘虏的战俘,偶有真假难辨的“虐俘”传闻爆出,但这么成规模的枪杀俘虏,这还是俄乌冲突以来头一回有视频流出。

据悉,发生杀俘事件的乌军第80空突旅,目前就部署在卢甘斯克州的斯瓦托战线,未来俄乌两军交火时,这支乌军部队大概率将成为俄军的重点攻击目标。大家觉得,演员司机会把这支部队换防到远离战火的地区,还是继续钉在卢甘斯克前线,等着与俄军硬碰硬?

喜欢,劳驾点赞收藏转发分享,欢迎留言指点。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