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中医 童子功「八岁中医小神童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12-18 08:36:10 来源:搜狐

《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强化传承,把中医药经典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将中医药经典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强化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中医药经典是历代医家研究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成果总结,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命观、辨证论治的治疗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大医精诚的医德观等核心价值观念,是传承的核心要素。在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经典诵读是强化中医经典学习的主要抓手,是传承中医精华重要举措,是培养中医思维的有效路径。

经典诵读是培养中医人才的必由之路。中医经典既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石,也是历代名医大家的学术结晶,诵读中医经典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经验之一。从古代名医到近代名老中医的经验告诉我们,习医而有所成者大都有扎实的中医经典理论功底,都是在学习钻研中医经典的基础上而有所成就的。《名老中医之路》中所录97位著名中医药学家强调注重经典著作的学习及背诵者共计87人,近90%的名老中医认为诵读经典医籍是培养中医人才的必由之路。

经典诵读是形成中医思维的必备环节。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其核心是中医思维。在学习中医初期, 如果不记诵中医经典条文, 不积累中医语素材料,不培养古文语感能力,不仅很难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后期临证运用也无法达到触机即发。正如《医宗金鉴·凡例》所云: “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 药证不合,难以奏效。”经典诵读就是感知、熟悉并建立这种思维模式的具体方法和直接途径。因此在中医经典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解力,更要重视学生的记忆力。随着背诵经典条文的增多,可逐步内化于学生的潜意识,有助于中医思维的形成。

把握五字诀

怎样诵读经典?一是要“读”。诵读不能只看不读,而要读出声、读准确、反复读,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哈荔田先生诵读经典的方法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俾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之后则在喧闹环境中默忆背过的内容,所谓‘闹中取静’。如此,则不惟能熟记,且能会意。”路志正先生则“先是低吟,即自念自听,吟读数十遍或百遍之数,有若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

二是要“诵”。背诵是学习经典达到精熟的重要途径。朱熹尝谓“教人读书必须成诵”,此是“道学第一义”。岳美中先生亦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学习经典要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临证之时便如源头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单纯强调理解而忽视背诵,就会导致“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就难于得心应手……背书还要早下手。”

三是要“思”。中医经典不仅要读熟背好,还要思考、理解、领悟,所谓“思求经旨,研其所知”。《医学入门》要求学子在熟读经典后,要“潜思默想,究竟其间意义”。路志正先生认为背诵和理解相辅相成,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介绍诵读方法时指出“低吟之后逐渐放慢速度,边读边体会文中涵义,所谓‘涵味吟诵’,务求弄懂原文。”陈鼎三先生同样指出诵读经典要“从中悟出真谛”“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四是要“精”。读书欲精不欲博,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必有所成。屠揆先先生回忆其叔父的教导“为医之道,首先学好四大经典著作,这是根本。” 任应秋先生认为要把握好“精与博的辩证关系”,基础理论部分“要达到精通、精熟的程度”,非基础部分“便须博览,要广泛地涉猎”。《经典诵读手册》中收录的《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均是中医药学理论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反复精读熟读,以至背诵,才有可能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豁然贯通。

五是要“专”。诵读经典若心不专则难明其理,所谓“思贯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朱熹告诉我们“学者读书,多源心不在,故不见道理……若是专心,岂有不见”,因此“看文字,需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只有静心,才能专注,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练就四种功

经典诵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理解为要修成四种功:童子功、基本功、安身功、立业功。

一是童子功。背诵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背诵的古诗宋词,尽管当时只是机械记忆,懵懂无知,不解其义,却常常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学习中医也是同样道理。如《医学入门》要求初学者将此书“从头至尾逐段诵读,必一字不遗,若出诸口。”刘渡舟先生认为诵读要做到滚瓜烂熟为止,谢海洲先生认为要“脱口而出,如数家珍”,讲的都是练童子功。

二是基本功。“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岳美中先生认为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是学习中医的一项基本功。王静斋先生强调:“熟读《内经》则增人智慧,于病理可左右逢源,熟读《本草》则方自我出,不受古方局限,熟读《伤寒》《金匮》,则辨证施治有法可循。”只有先将经典读熟背好,练好基本功,才能掌握其中理论,在临床中准确辨证,使药证相合,药到病除,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药工作者。

三是安身功。古人讲:“一技在身,走遍天下”。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需要有过硬的本领,即安身功。只要熟谙经典,必将会成为一名受大家尊重、受患者信赖的中医药工作者。

四是立业功。大学的使命是立德树人,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作为中医药院校就是要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大医名医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举办经典诵读活动就是从现在做起,从每个学生做起,从每个老师做起,扎实职业素养和职业功底,唯有如此,才能担当起维护人民健康的历史使命,即立业功。(刘星 山西中医药大学)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